骑行亚欧大陆之:神奇的内蒙当地人
这里是内蒙,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滩,有成群的牛羊和蓝天,有吃不完的酸奶和手把肉;但因为是内蒙紧靠东北的最东边,虽然也有住在蒙古包里、长着大脸庞、说着蒙古语的牧民,但更多的是一口东北口音的当地人。
从北京到赤峰,那时刚入内蒙又是在城市当中,除了需要在没有太阳时穿上长袖,并不觉得有什么区别。
开饭店的、开浴池的、开摩托车店的
从赤峰出发后一路向北,先遇上了先前文中提过的三个汉子:开饭店的、开浴池的、开摩托车店的。当时我骑的路是附近路况最差的,又赶上那几天内蒙高温橙色预警,最后一次摔车后几乎精疲力尽,在只有黄土的山上摔车、卸行李、扶车、再摔车……
这三个人当时骑着两辆摩托车,看见我后几乎是不由分说的,分几次载着我的行李到山顶(因为行李太沉、松土路面陷车),又这样再载着行李下山,一直把我送到了酒店。
第二天,他们又喊着我去吃早餐,去喝酒吃肉。却死活不要我的钱,一遍遍跟我说都是摩友。后来禁不住我墨迹的拿了红包,但又从微信赞赏里发了回来。
*为仨人打个广告:克旗热水塘(温泉旅游区)的合盛园美食,对面的龙泉浴池,以及旁边的摩托车店。
⬇️摔车视频⬇️
开小货车的大叔
从克旗出来又走了一段翻山的土路,最后一个将近50米的卡子都是厚厚的松土,我的力量小,想着一定会摔,就停了车干看着。
这时来了一辆装着几只羊的小货车,开车的大叔看了我一眼,就开过去了。让我意外的是,他在开过去之后朝我跑了过来,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忙。就这样我在后面稳着车,他在前面把着油门,一起半骑半推的过了这段土路。
他一边上车一边跟我说,你就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一个女孩子太不容易了,记得吃饭啊。“记得吃饭啊”,去年环华240天,我听了很多问题和建议,但这句却是头一次听到,整个人在夕阳里感到一股温暖流向全身。
带着儿子的三轮车司机
从那条一直北上的土路穿出来后,累的我一下坐在柏油马路边。这种疲劳状态在之前的旅行中出现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像在这里,居然从我身边过去的车,五辆就会有一辆停下问我需不需要帮助。这在之前其他地区绝无仅有!
有辆三轮车在对面车道,司机问我需不需要水,我说不要。不出三分钟,他居然又开了回来,副驾上20几岁的小伙子跳了下来,冲我要微信号。当时没服务扫不上,司机急的打开门也跳了下来,冲我说他们家是赤峰的,他儿子原来在北京上班,也骑车去过北京呢——意思我俩有共同语言,可以聊聊。
这,好神奇的吧!
其貌不扬的路人
越往北部边境走,风越大,车越少,我停车的加油站离下一个隔着一百多公里,而且都是停到一边再提着油桶加油。刚刚停稳要下车时,看到一个男的载着一个女的骑过来,两个人晒的乌漆麻黑的,极其粗旷,用直勾勾的眼神打量着我。
这个画面令我想到一部电影,《无人区》。
我下意识的再次着车,把满是行李的摩托车停进了角落,刚刚准备拿起就在车旁边的油桶时——那个乌漆麻黑的汉子,不仅拿了他车旁边的油桶,还走过来顺手拿走了我旁边的油桶。他车上装着一个很大的备用油桶。
没人谈什么先来后到,我就跟他后面走到了加油处,只能在阴凉里先等他加。他全程都没抬眼看我,只是把油桶摆过去,很随口的说了句:先加给她。
我一愣,说了句谢谢,他也没看我。工作人员加好油后,我就提着重重的油桶回到车旁边。刚刚拧开油箱盖子、正准备提起油桶的时候,他几个大步就走了过来,把我手里的油桶很自然的接过去,全程依旧没有看我。
旁边裹着头巾的女人冲我笑,说我很勇敢,还是淡淡的东北口音。
当然,我的相机也丢了
好人是说不尽的,但——
走在这样的路上时,一下午没见到人,我就把三脚架放在身后拍背影。也就在这时,开过来一辆皮卡,拿走了相机。没有监控,没有车牌,这种土路我都来不及掉头追上。我着急的摁了两声喇叭,他们回了我三声。
不过,感谢直播群里所有的观众老爷,替我众筹了新相机。总有些人在外,因为一点点倒霉事否定整个过程,可我依旧喜欢这个地方的人,只怪自己的不警惕吧。
所谓内蒙人的神奇,大概是之前240天的环华,从没如此高频率的被提醒过要吃饭、要休息、要绑紧行李、要注意安全,而更少的问你车多少排量、能跑多快等等。我喜欢这里的人!
一个人,一辆车,
骑往欧洲的过程中;
我不断的遇见着一些人,
发生着一些故事;
他们让我更喜欢这个世界,
更热爱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