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春之地
  • 户外圣地
  • 西部神游
  • 运动类型
MAX户外 户外范 人生的第一次露营——在神山雪宝鼎的脚下

人生的第一次露营——在神山雪宝鼎的脚下

大翅“妖”鲸 楼 主

2020-03-17 23:32:52

0 0


人类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总是渴望真正的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并不断找寻着其中的乐趣所在,于是便产生了“户外运动”。

喜欢户外运动的我,在此特殊时期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在家中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的脑海中渐渐回想起很多个关于户外运动的回忆——比如我的人生中攀登的第一座“名山”应该算是北京香山,当年少的我第一次凭自已的力量爬到海拔575米香炉峰顶峰,当时感觉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这做顶峰大概也是无数北京小孩人生攀登的第一座高山了。

第一次宿营——在雪宝鼎脚下睡原生态的帐篷

2005年婚后的蜜月之行我们选择了四川,从成都延岷江而行,在神奇的九寨沟畅玩了两天后乘大巴去黄龙,记得当时那辆大巴上只有我和先生两人,大巴驶出站台没多久司机师傅和我们商量他给我们找个小车行不行?因为只拉我们两个他此行就赔钱了,于是我们改搭小车到了黄龙景区。因为到得早景区居然一个游客都没有,妥妥的二人包场。这个季节黄龙还是很冷,从山脚开始爬山的我一路头疼和流鼻涕,并且开始发烧(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高反的缘故),但还是咬着牙一直爬到最高处(如此坚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黄龙的票挺贵的哈哈),最后几乎手脚并用地爬到五彩池,此景只应天上有呀(究竟多美请自行百度),不负我累成狗一样爬上来。认认真真的拍了游客照片后,又参观了黄龙寺后下山。下山的路上开始有跟团的游客陆续上来,步道上渐渐嘈杂,促使我加快了离开的脚步。从黄龙下山后我们打车来到最近可以住宿的地方——松潘古镇,(古称松州,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其实原计划就回成都了,但是因为我发烧想好好睡一觉,就误打误撞的来到松潘古镇。


黄龙最高处五彩池海拔3900米,当时的我正在发烧。

到达松潘后古镇找到一家宾馆入住,发现此处中国人并不多,却有好多歪果仁。墙上贴着好多照片,是他们在野外骑马和露营时拍的,景色十分的原生态,是我喜欢的感觉。好奇心驱使我去询问这些景色是哪里?原来这家宾馆的主人还有一个马帮,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带人骑马穿越周边,重走茶马古道。原来还有这样的玩法?向来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我不顾身体不适果断报名,明天早上会有两名属于我俩的专职向导同四匹马,带我走在旧时的茶马古道上。在古时这里的马队络绎不绝,马铃回响声声,不知能否寻得“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身处天涯”的感觉?肠就不断了,我一辈子也不想体会到这种心情。在前台填好了报名表后,又多要了一床被子(没有空调实在是太冷了)还好有电热毯救命,吃了退烧药上床睡去(18:00)睡前心里的担心要是明天还发烧要怎么办,因为我十分向往这次的骑马穿越。

第二天起来,我的大脑在退烧和退钱的选项上选择了退烧,清晨七点我们的向导到了,一位近70岁的回族大爷和一位不到二十岁腼腆的回族小伙,普通话虽不标准但可以正常交流。大爷给我们介绍了行程,历时三天两晚从此处出发,最终到达岷山最高峰雪宝鼎的山脚下后返回。每人一匹马,马匹除了驮人还要驮上我们所有的用品及补给,向导每天给我们做饭吃。中午吃干粮,晚上埋锅做饭。(没有肉全部是素的)晚上睡在帐篷里。所有的时间在户外,除了休息全部时间在行进中。另外有的地方地势较险峻,马驮着人就上不去了,只能下来牵马徒步,在我们表示全部可以接受后,一行四人的队伍出发了。

与我的小马合影,感谢三天的陪伴。

今天天气甚好,在行进过程中阳光越发的炙热,我便和坐在我前面马背上的先生商量,能不能把他的帽子借我戴一会儿?(就是在景点买的那种15元的牛仔帽,拍照用)于是先生骑在马上想摘下帽子递给我,没想到如此一动马惊了,猛的一下子向前窜出去,让人促不及防!好在大爷及时赶上勒住了马,先生还是像流体一样从马上慢慢的“流下来”,估计此刻他的心里是万马奔腾……大爷说他们这里的马胆子比较小,并且马上抬手的动作会让马误以为是主人扬起了手中的马鞭,所以惊动了它。此行结束后先生大概有5年都没有再骑过马,不过最终还是在内蒙旅行时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怂”,为了陪我勇敢的再一次骑在马背上,虽然只是被人牵着溜达,但是还是要给出表扬。

在有惊无险之后,我们继续前行,虽说是骑马穿越,但是四川和一马平川的内蒙古大草原截然不同,要上上下下的爬山。因为山路崎岖不能坐在马上,很多时候我们是牵着马爬山。途中遇到骑马上山的藏族同胞,男男女女一行人身穿藏胞,脸被太阳长年灼烤的黑里透红,他们骑着马从我们身边豪放的跑过去,让我十分羡慕,向导大爷说他们是进山找虫草(也许是草药,太久记不清了)。

也不知走了多少公里,很遗憾那时我还不会记轨迹,所以现在我连当时走的具体路线也不知道,完全是跟着向导在走。(中午在相对平缓的草甸上休息午餐,吃的是发面饼和咸菜),就这样从清晨走到傍晚向导大爷说到了今天的营地不走了,我们准备在这里住下。这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露营。

营地是马帮的固定营地,选在远离公路山脚下的空地上,旁边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它解决了我们营地做饭、饮水和洗漱问题。大爷从马背上卸下我们所有的物品,这些物品全部装在几个绿色的大驮袋里。然后他居然把马给放了,四匹马没有了负重显得轻松多了,它们悠闲的往山上走去……我问大爷马不会丢了?自己跑了?被人偷走?大爷自信的笑着对我说不会的,我们这里没人偷马,马也不会跑远,它们去山上吃草,明早我一喊它们就回来了。

接下来向导大爷从如同哆拉A梦口袋一样神奇的驮包中挑出了好多东西:我们的帐篷、晚餐用的锅碗瓢盆。当时他们也没有现在的露营装备,帐篷是最原始的帆布帐篷,牧民放牧用的那种,需要用很粗大的树枝才能搭起来,因为临时搭建所以密闭性并不是很好,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松枝后再铺上帆布,我们当晚就睡在上面。

支好帐篷,向导弟弟拾来了树枝生起一大堆篝火,大爷从一个很有岁月感的布袋子里面取出了面,放在盆里掺入溪水给我们和面准备揪面片吃,用另一个锅倒入一些油煸炒了土豆和白菜,当土豆的香气在空中飘荡时就将锅里加入水,水开后用手将面揪成面片放在锅中,不一会儿一锅土豆白菜汇面片就在火堆中煮熟,虽然没有一点荤腥,但是那天的晚饭在我记忆中留下了“美味”的烙印,事隔多年还是可以回想起来当时吃的多么开心和满足。

晚饭后,向导大爷给我们拿出了两件藏民厚厚的藏袍,让我们裹着藏袍睡到帐篷的松枝上面,他们两个人睡在火堆前(我问不一起睡到帐篷中吗?大爷说习惯睡在火堆前了,不会冷。)也许是新鲜,第一次睡在如此天然的环境中,不记得当时我辗转反侧了多久才睡着的……对于那一晚最清晰的回忆就是在夜里听到头顶上有窸窸窣窣的响声,吓得我一下坐起来,拿起手电查看究竟,居然是一只老鼠就在我头顶不远的位置注视着我,当时我们四目相对,它竟然没有跑……僵持了一会儿老鼠还是跑了,我也睡不着了,担心它会不会再回来咬我,也开始担心会不会有其它什么动物再闯进来?就这样恍恍惚惚,似睡半醒的状态中,慢慢的天亮了。外面早起的鸟儿开始欢快的叽叽喳喳,太阳也渐渐升起来,清晨温润的阳光照在布满露珠的植物上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空气中飘荡着清草香。我和先生掏出自己的洗漱用品结伴来到小河边洗漱,水很凉,我们洗的真是畅爽无比。等我们回来以后发现向导大爷居然在给我们做油饼吃(回民的做法,我也形容不得),香酥的油饼配上醇厚的马茶,一个字——香。

帐篷中一片漆黑,借助闪光灯拍下的合影。

早餐后,大爷面向山坡开始呼唤他的马,只听他的口中不断发出:“啊~拉~拉~拉……”的呼唤,此时正在对面山坡上吃草的马开始抬头张望,然后四只开始结伴下山,径直走到大爷的面前。向导弟弟拿出两个橡胶盆开始喂马,里面好像装的是青色的蚕豆,他解释马光吃草是不行的,还需要再喂一些可以更好补充能量的食物。马在吃料,向导们开始收帐拔营,把所有物品井然有序的依次放回了驮包中,要是让我收这么多东西我一定是放不回去了,可见打包收纳也是户外活动时一项实用的技能。

收拾妥当后四人四马再次出发,今天相对于昨天更适应了,我们途经牟尼沟还进去游玩了一圈,这个景区当时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也是全程没有人。里面有一个非常棒的硫化温泉,走近时可以闻到类似于臭鸡蛋的气味。当时我和先生都比较腼腆,也怕冷,竟然就错过了这个大山之中纯天然的温泉。现在回想起来,它不知要胜似城市中所谓的温泉。


第二晚的营地到了,依旧是井然有序的扎营、生火、做饭,晚饭后我和先生也围在火堆边上与向导们聊天,大爷说住在这里一辈子了,有机会也想到成都去看看。现在想起松潘距成都不过330公里,开车6小时的路程,感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尽相同。平凡的人没有能力去左右别人的人生,就尽是让自已活的充实和满足最好。少了第一晚对环境的不适,再加上两天的体力消耗,回忆中那一晚睡得格外的香甜。清晨醒来,遥望岷山主峰雪宝鼎云海茫茫,蓝天幽幽,奇峰垒垒,横亘不绝。积雪的山梁上遍插五色经幡随风飘动,这是虔诚的藏族同胞,把对大自然的崇拜通过延伸的形式借风传递。雪宝鼎是当地藏民同胞心中的神山。

再一次收拾好行囊,四人四马开始返程,三天两晚的马帮体验,远不及古人往返于茶马古道上的艰辛与凶险,却是我和先生旅途中难以忘记的回忆。回到宾馆门口我们此行就要结束了,我向两位向导致谢,并从自己的行李中翻出了新的毛巾,和我们的手电与一把便携的水果刀送给两位向导做留念。但是合影是回北京冲印,当时向导们走得匆忙没有留下地址,到现在也没能寄给他们。算是小小的遗憾吧。

最后一天返回的途中与向导合影,因为他们一路上都很羞涩,再加上在马背上不能随意拿取相机,所以此行并没有拍摄很多照片。


如果你已经看到这里,感谢你能陪我一起回忆人生中的美好时光,若不是有第一次露营的美好回忆,可能就不会有后来对自然的神之向往。现在的我已经爱上了露营,添置了属于自已的轻量化、舒适的露营装备。隔上一段就要远离喧嚣的都市,到大自然中去仰望布满繁星的夜空、在山谷等清风徐来、听林间溪水潺潺、嗅得田野间花香阵阵……笑傲于雪山之颠。

若没有这次疫情居家隔离,可能我也不会把这段经历重落于纸上,人生就是如此之神奇,今天就到这里,闲时再叙。

MAX户外移动版

© 2014 -2025 lis99.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 B2-20171521

京ICP备  130068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