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孕育世界最大人工林,他们每一天都是植树节
明天就是 3 月 12 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节日,学校里面就会放半天假,老师带着学生去种下一颗小树苗。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的小树苗长大了没。
不过今天小单纯不是想和你们回忆童年,而是想给你们讲一群在塞罕坝上耕耘了半世纪人的故事。
“狩猎盛地沦为大漠荒沙”
塞罕坝位于内蒙古和河北北部交接处,距离北京只有 400 多公里。
历史上的塞罕坝有森林、草原、山地、丘陵、河流、湖泊,是非常繁茂的一片土地。
在辽、金时期塞罕坝被称作是 “千里松林”, 也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
但是清王朝时期,由于政治的腐败,为了弥补国库的空虚,塞罕坝被开围放垦。
树木被大肆砍伐,森林植被严重的破坏,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随后的日本侵略,塞罕坝遭遇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导致塞罕坝进一步退化,变成黄沙肆虐,难觅活物的死地。
“一棵树的奇迹”
塞罕坝北部接壤的是内蒙古高原的流沙,自从塞罕坝这道天然屏障彻底失效后,大量的风沙就长驱直下,让京津冀一带变成灰黄一片。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就考虑在这边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阻断风沙。
当时国家派出了一个 7 人的专家小组对塞罕坝进行考察。
考察下来的结果是,塞罕坝已经荒凉了近半个世纪,年平均气温只有 -1.3℃,年降水量只有 400 毫米,这个结果让不少人都心头一凉。
这种环境下树能活么?
专家小组硬着头皮继续考察,在走到亮兵台和石庙子一带时,他们发现了被火烧过的树根。
在走到第三天的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声 “你们看”
大漠远方一株落叶松让专家们眼睛都亮了,大家都奔跑了过去,抱住这颗落叶松。
正是因为这棵树,给了大家植树的决心。
(当年那颗松树也被纪念了起来)
1962 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了。
“每天都是植树节”
林场成立后,来自 18 个省市的 369 人,成为了林场的第一批志愿者,他们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有 127 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
但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一腔热血的青年们,花了两年时间,在 6400 亩的土地上种下了数十万的落叶松幼苗,成活率仅仅只有 8 %。
这让不少人都充满了深深的挫败感,尤其是那个冬天,塞罕坝还遭遇了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让一群人从身子凉到了心。
第三年大家没有急着种树,而是坐下来讨论了前两年的得失。
大家觉得可能是树苗从东北运来,路途中就失水太多,导致成活率低。
于是大家就开始着手在塞罕坝育苗,从幼苗期就开始让种苗适应塞罕坝的气候,经过一年的早春播种、夏秋管护、冬季雪藏,这次终于成功了。
培育出来的种苗,在塞罕坝的成活率达到了 96.6%。
接下来的每一天,青年们都当植树节一样在过,绿色在塞罕坝萌发,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
“三代人孕育世界最大人工林”
经过十年的努力,塞罕坝上的树林面积已经达到了 60 多万亩。
但没有事情是一帆风顺的,1977 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雨淞灾害,一下子毁了 20 万亩林木。
1980 年一场大旱,又让 12 万亩林木旱死。
毁了,从头再来;一代人倒下了,还有下一代人。
20 年后,一片新的 96 万亩的林木覆盖了塞罕坝,总量超过 3.2 亿株。
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的林场青年们,也把脚步迈向了塞罕坝更为荒凉的深处,从沙化最严重的三道河口,到几近只剩岩石的石质荒山。
青年们反复试验,从落叶松到沙棘,再到柠条、黄柳;从容器桶培育到凿坑整地,把塞罕坝 80% 的面积覆盖上了绿色森林,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工程。
到 2018 年底,塞罕坝将实现 100% 的森林覆盖率。
“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 11.4% 提高到 80%,拥有 112 万亩的世界最大人造林。
得益于塞罕坝的人造林,其每年能向京津地区提供 1.37 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吸收二氧化碳 74.7 万吨,同时释放 54.5 万吨氧气。
2017 年 12 月 5 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 2017 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是这样评价塞罕坝的绿色奇迹的: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而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
“他们筑起的‘绿色长城’,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远离空气污染,并保障了清洁水供应。”
(塞罕坝三代人代表)
2018 年 3 月 1 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也获得了《感动中国》的年度团体奖
“从 1 棵树到 112 万亩,从一大片荒漠变成一大片森林,塞罕坝人让世界看到人类正在创造绿色文明的奇迹。”
感谢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