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有创意又有实力的徒步背包—觅乐UBIC 40L使用体验
百年觅乐,升升不息
觅乐它成立于1921年的法国,众所周知法国是一个在攀岩攀登这类极限运动里发展比较早,实力也很强的国家,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觅乐它关于攀登类的装备做的是非常优秀的,是少数能够提供攀登8000米级山峰全系装备的品牌之一。
从最早的第一款登上8000米级山峰的背包它使用的拉链顶包,模块化拘束板,T型背负等等,到后来进军服装领域,成为欧洲第一批使用GTX面料的户外品牌,可以看出它在产品研发上是具有一定预见性的。
今年是2021年,正好是觅乐的一百周年,一个品牌能在同一个领域不忘初心,坚持一百年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同时也证明了它的装备都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在这个特殊日子里,觅乐也组织了一个非常给力的活动,就是拿出一百件装备,同时招募一百位分布全国的体验馆,在不同地区环境对装备进行体验。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活动有种很浪漫的感觉。
前段时间我也是收到了觅乐他们家的UBIC系列40L徒步背包。
UBIC是一个比较早的系列,更新迭代了很多次,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虽然说它是徒步背包,但是得利于丰富的外挂系统,它的应用场景更广。
今天就来好好的盘一盘这款徒步背包的优缺点。
先来看一下这款背包的大概配置。
40L的容量适合在3天左右的户外徒步旅行中去使用
背包的整体外观是属于宽扁型的,装满的状态下,顶包也只处于后脑勺以下的位置,所以在背着它运动的时候头部的活动空间是非常大的,特别是爬山时候上坡需要仰着头前进,背包基本上不会干涉的头部活动。
面料用的是ROBIC DOTTED 轻量耐磨的蜂巢格,背包底部另外用了更加耐磨的面料。空包重量在2斤左右,算是比较轻量化的一款背包。
随包配有防雨罩,不用再单独购买。黄色的防雨罩在户外增加了辨识度,遇到紧急情况时还能用来作为一个标示物,给队友或者搜救队提供指示。
防雨罩自身也足够大,在侧边外挂了防潮垫的情况下依然能进行完全包裹。
再来看一下它比较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强大的外挂系统,夸张到需要在顶包内部进行额外的图文标注,才能知道每个挂点适合用来挂载什么装备。
左侧可以用来固定登山杖或者冰镐,织带长度适中,跟装备直接接触的地方有做加厚加宽的设计。
右侧织带非常的长,像体积非常大的泡沫防潮垫也可以毫无压力的固定在上面。不用的时候还有魔术贴可以把织带收纳起来。这种两边不对称的设计我本人非常喜欢。
底部也有两条长度可观的绑带,除了固定防潮垫以外,帐篷,雨衣等不怕湿不怕磨的装备也能固定在上面
背包正面还有两个隐藏式的挂点,底部有个黄色的挂环,往外拉就可以把隐藏挂点抽出来,这两个宽大的挂点则是用来固定滑雪板等大物件的。
头包上有四个固定点位,通过编织弹力绳可以用来临时固定衣物,也可以用来固定太阳能板。
背包提供的这种丰富的外挂系统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它内部的空间。打个比方,我可以把帐篷和防潮垫都通过外挂的方式来携带,节省出来的内部空间就可以带更多的食物或者装备。
正面最外侧是一个弹力网带的袋鼠仓,跟普通背包不同的是它是竖向的小开口,所以想要把冲锋衣,抓绒这些体积较大的东西塞进去还是蛮困难的,它更适合放一些药品,地图,护膝这类小东西
至于设计成竖向的开口,我个人猜测是为了照顾到正面的两个挂点,一但正面固定东西之后,就只能通过竖向拉链才能正常使用这个袋鼠仓。
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设计有点本末倒置了,两侧和底部的挂点已经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外挂需求了,正面使用的频率很少,除非是那种真正需要去滑雪的用户,相反的,竖向大开口的袋鼠仓使用的频率会高很多,至少我个人对袋鼠仓的需求是比较强的,在进行徒步运动的时候频繁的穿脱衣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有个袋鼠仓会非常的方便,而且很多袋鼠仓都是弹力网兜的结构,透气性很强,一些潮湿的衣服塞进去可能走着走着就干了。
当然在它的侧面有一个额外的口袋,可以放衣服,但是带拉链的口袋始终没有袋鼠仓来的方便。而且在侧面外挂了装备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这个口袋的使用
另一侧是水壶袋,比较的深,0.7L的长形水壶放在里面也完全没有问题,其实这个水壶袋的设计是很传统的那种,也是很多人的一个痛点,在运动的过程中想要不把背包卸下来独立的拿取水壶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如果能在腰带旁设计一个水壶袋就方便很多。
当然对于使用水袋的用户来说就没有这个烦恼了。背包内部有一个独立的水袋仓。
头包正面跟反面都有拉链口袋,没有做隔层,这并不是一个缺点,毕竟头包里面不会放太复杂的东西,手伸进去一摸就能掏到。
主仓里面有一个拉链隔层,可以隔出一个睡袋仓
两侧腰带只有右边有口袋,另一边空空如也。
说完了基本配置再来谈谈实际的使用感受吧。我们在谈论一个背包的好坏时,背负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这款背包内部是一个经典的X型的支撑结构,背板则是高密度的发泡绵,非常有弹性,面积很大,成上宽下窄的结构,得利益这个造型,几个跟身体重点接触的地方都覆盖了发泡棉,所以舒适性很不错。
背板中心位置还是凸出来的造型,一开始以为会硌的慌,真正背上去之后发现它正好贴合了脊椎的凹陷处,整体感受非常棒!
至于透气性,前段时间去山里摸爬滚打,受秋老虎的影响,天气非常的闷热,发泡绵上虽然有做对应的透气孔,但是跟全网面镂空的背板比起来还是稍显逊色的,当然有舍就有得,它的舒适性是是镂空背板比不了的,二选一的话我更在乎舒适性。
然后是腰带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非常的厚实,包裹性非常强,即使是后腰容易漏空的地方,它也包裹的非常的好,就像是穿了一件很合身的衣服,给我一个很好的安全感。
在调整好背包的各个织带后,能稳稳的贴合在身上,不夸张的说就是跟身体融为一体,背着它爬山时,也没有出现磨髋的情况。超爱这个腰带!
我还仔细研究了下这个包的背负为什么会这么舒适,众所周知好的背负系统是通过把背包的重量很好的转移到身体上,比如说背了30斤的东西,一个好的背负系统能让你感觉是自己体重增加了30斤,而不是有三十斤的重物在后背拉扯你,而转移重量最关键的就是通过背包最下面直接跟臀部接触的这个位置,也是受力最大的位置,觅乐这个包在这个位置很贴心的增加了海绵垫,就一下子提升了它的使用体验。
既然已经聊到背负系统了,我又做了一个比较极限的实验,基于它强大的外挂系统,我把本该60L背包才能装下的东西装在了这款40L的包上面,在户外走了一圈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款背包通过外挂的方式是能装下户外徒步7天所需的所有东西的,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超过它40L容量的背负重量太多之后,整个背负舒适度会直线下降,肩部会有明显的压迫感。
而在合理的负重范围内,这款背包的背负是非常棒的!
背包的主体面料耐磨程度不错,在长途跋涉到了营地之后经常会习惯性的把包很粗暴的甩到地上,觅乐这包也被我甩了几次,一次是碎石地一次是泥地,没有发现破损。
背包的左右两侧外挂是我个人习惯使用的位置,在对泡沫防潮垫进行固定的过程整体比较流畅,没有出现特别难把扣具插上的情况。
总结一下吧,这款背包适合在3天左右的户外运动中去使用,面向的用户也很广,在攀冰,滑雪等领域需要携带专业装备,这款背包一样适用,强大的外挂系统固然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它的定位毕竟还是一个徒步背包,所以希望设计的侧重点再多偏向徒步这方面,多功能的外挂系统则是锦上添花
背包的各个功能使用起来很顺手
它的背负系统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在合理范围内,它的背负是我使用过的背包里最舒服的一款。
总体来说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实力的背包。
最后再次祝贺觅乐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