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宣言:
梦想因为坚持而可贵,我又来了,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喜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偶然间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行走丹巴·美人谷》。看完后变得兴奋不已,我被书中所描述的场景给打动了。我感觉自己爱上了这片土地。就在这时我得知了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的家住在康定。我在她那里得知很多关于丹巴的故事,她给我分享了一些古碉的照片我不由得被古碉的神奇所吸引。就这样我决定了去丹巴一探美人谷,这也是我丹巴梦的开始……
详细行程:
【旅行时间】2015年8月1号—2015年8月5号
【同游人】寻梦团队/8人
【出行方式】徒步
【路线安排】成都—丹巴—甲居—党岭—温泉—天堂谷—党岭—葫芦海—党岭—梭坡—丹巴—成都
【线路评价】这是一条民族风情路线,所有山寨的颜色和自然的景色都非常协调。所以说也是一条非常适合摄影的线路,风景与人文兼具。
【公益计划】走进藏家,送给当地的孩子文具等实用物品,教他们学点东西,给他们说说外面的精彩世界。
【具体行程】
【第1天】:成都—丹巴
行程安排:
成都到丹巴全程384公里,从成都经雅安,过二郎山、过沪定,到丹巴,一路上有雪山、整个到丹巴的路程都是围着大渡江行驶,山路崎岖最终下到海拔1780米的丹巴境内。一路山水相伴,景色非常好。这天我基本是在车上度过,晚上好好休息,为明天的徒步做好准备。
住宿:丹巴国际青年旅馆,这里也是很多“驴友”聚集的地方
【第2天】:丹巴—甲居—大金川—丹巴
行程安排:
今天徒步的路程比较短,体力消耗比较小,因此我打算上午走访当地藏民小学或小孩家中,给小朋友们文具,和他们讲讲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从中午开始,开始启程去甲居乡。丹巴向北3公里左右就是甲居乡,全部是小路,要从公路边向山上走,没有任何标志。道路上都是些大石头,坡比较陡,进村子前的一段路已经修好为水泥路,要自己走上去,大约有1.5公里。
沿途景点:
甲居乡(寨)的藏民居:甲居乡的藏寨房屋结构比较接近理县米亚罗的格局,但是在墙头上都用黄、黑、白勾着边,所有的门均是彩绘,村后有覆着雪的山头,山下是大金河,山脊上有残存的碉楼,几乎家家都围在果树中。甲居的藏族村落非常干净,干干净净的锅庄,每家每户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日久天长虽然墙壁已经变成了漆黑的颜色,但是地上总是干干净净的。甲居进村的时候会有人收费,票价10元。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沿秀丽的大金川河谷两岸,为长达两百余里的观赏区。
大金川:大渡河的上游。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班玛县巴颜喀拉山东端的果洛山,脚木足河流至马尔康县与金川县交界的可尔因与绰斯甲河相汇后,称为大金川。大金川河谷宽阔,一路奔腾而去,与小金川在甘孜州丹巴县城汇合后,始称大渡河。大金川河谷全长34公里,河谷两岸恬静如诗的丹巴乡土民居为大金川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在大金川河谷,有机会一定要去坐坐牛皮船,体验有着中国古代交通活化石之称的牛皮船的独特魅力。村寨之间的小路可以骑马,但是如果不会骑马,最好找一个向导带路。
住宿:丹巴国际青年旅馆
【第3天】:丹巴—党岭—温泉—天堂谷—党岭
行程安排:
今天我将从丹巴出发至党岭,沿着丹巴到道孚的公路,有68公里的烂路,此段将会走得比较艰苦。沿途要经过布科村,可以做适当修整。到达党岭的温泉之后风景很美,我将看到雪峰、高山湖泊、露天温泉、原始森林、缓缓流淌的清溪、绿茵草甸、珍稀动植物等。到达党岭后,继续前往位于两河口和丹东乡一道桥之间的天堂谷,大约10公里的山路,都是村寨之间的小路,上下的坡度比较大。每年10月,初霜下的天堂谷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火红的枫叶,翠绿的松柏,金黄的桦树林与蓝天白云、皑皑雪峰交相辉映。如此美妙的景象我将好好欣赏一番。
住宿:嘎日尼玛藏民家
【第4天】:党岭—葫芦海
行程安排:
今天主要欣赏墨尔多神山的身姿,我准备从党岭出发去往葫芦海,路比较陡,但是路径明显,此路段要经过飞机坪—干海子—垭口—葫芦海。晚上回住向导家,第二天返回党岭。
沿途景点:
飞机坪——大约两个足球场大的非常平整的草甸,全程徒步,需要4小时左右。
干海子——这一路段有很多美丽的杉树,有一片美丽的沼泽地,叫干海子。
葫芦海——到达葫芦海了,墨尔多神山赫然出现在眼前。
住宿:扎营在葫芦海。
【第5天】: 党岭—梭坡—丹巴—成都
行程安排:
早上一早起来,我开始准备从党岭返回丹巴了。在返回丹巴的路上还有非常多有特色的山寨,有时间可细细品味。沿途会经过梭坡,也就能看到我梦寐以求的碉楼。
沿途景点:
梭坡位于党岭返回丹巴的路上,以拥有数量众多(84座)、款式各异的碉楼而出名,四角碉就不足为奇了,还有五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的碉楼。先到梭坡对岸的观景台观碉楼全景,再坐车去中路,中路我准备请一个导游带路去喇嘛寺和古人类遗址,在中路能看到墨尔多神山。但是梭坡参观是需要收门票的,票价15元。
住宿:丹巴县城内。
【参考资料】
饮食:
丹巴县城餐馆几乎都是川菜,藏寨也基本是川菜做法,价格上基本合理。在县城的餐馆里能吃到石巴子(当地的一种鱼),肉嫩味鲜,清炖、红烧均可。5—8月为出鱼旺季,价格约是45元/斤,其他季节价格略有上浮,冬季会断档1—2个月。其他美食选择:香猪腿、老腊肉、土鸡、酸菜、咂酒、蜂蜜等。
旅行参谋:
丹巴藏族属嘉绒支系,与其他地方的藏民有显著不同:第一,他们不像其他藏民一样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丹巴海拔一般为2000米左右);第二,丹巴藏族以农耕为主,不像其他藏民以游牧为主,而更像汉族。藏区称嘉绒藏族为“绒巴”,他们只有语言,无文字。四川话在这里是通用语言,就连老人也听说很流利。原来就在丹巴县城内,相邻两条沟的藏民都听不懂对方的话,所以需要一种中间语言来交流,汉语因而成为他们沟通的语言,所以去丹巴旅游,不用担心听不懂当地居民的语言。
丹巴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嘉绒藏历年、观花节、墨尔多庙会、五月赛马节、燃灯节、嘉绒藏族风情节等。各村寨还有自己的活动,如梭坡村民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会在日巴龙神山顶景色优美的坝子上过节,跳锅庄、赛马、敬山神??吸引很多附近寨子的人参与,民族气氛浓厚。
丹巴境内的墨尔多山是嘉绒藏区最著名的神山。神山周围被65座山峰环绕,绚丽多姿的景色美不胜收,围绕着这些美景,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丹巴的古石碉楼均为石木结构建筑,现存的古石碉楼最早建于汉代,最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顶三处的古石碉楼群为最。丹巴全县都有碉楼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尤以梭坡乡和中路乡境内最具特点。
丹巴的古碉其外形一般为高方柱状体,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之分。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用途上,有用作战争的防御碉、传递情报的烽火碉、求福保平安的风水碉、避邪祛祟的伏魔碉。古碉内一般有10余层至20余层,每层皆有小巧的了望射击孔。千百年来,这些古碉经受了战争的洗礼、风雨的剥蚀和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岿然屹立在荒野里、村寨中。
【携带基本装备】
必备物品
电器设备
登山用品
个人物品
其他
身份证
充电器(手机 相机环保充电头灯各一个的
65L背包一个 (装东西)
冲锋衣一件(防寒、防雨)
针线一套(紧急情况缝补)
银行卡N张
备用电池(相机 手机各一块 )
睡袋一个(睡觉用)
冲锋裤一条(防寒、防雨
望远镜一副(观察地形)
地图 (找路用)
内寸卡(相机 手机各一张)
登山仗两根(徒步节省体力)
徒步鞋一双
医药包一个(内装:医用绷带一捆、体温计一支、医用纱布片4片、重感灵一板、痛立消喷剂一瓶(外用)、创可贴N片、医用胶布一卷、医用棉签一捆、红景天(抗高反)
笔记本一本 水笔两支(记帐,写游记)
数码相机一台(记录风景)
露营装备(防潮垫一张、双人帐篷一顶
腰包一个(防常取的小物件和证件、银行卡)
外挂扣件6个(挂一些常取的物品)
防风火机两个(生火取暖用
手机一部(通信用)
防水袋一个(装衣物保持干燥的衣物)
灭菌内裤三条(两条平角 一条三角 彩棉材料 透气排汗性好)
洗漱包一个(内含牙刷一把 牙膏一支 洗发水一瓶 香皂一块 毛巾一条)
炊具(炉头一个、扁气一罐、套锅一个
头灯一盏(照明、紧急时刻作为信号)
普通鸭舌帽一顶(遮太阳)
驱蚊水一瓶(露营和徒步时防蚊虫)
水壶一个(打水用)
雨衣一件(雨中行走用)
头巾一条
送给孩子们的文具
腰包一个(防常取的小物件和证件、银行卡)
拖鞋一双
速干衣两件、速干裤一条
瑞士军dao
袜子三双
营养品及干粮(士力架巧克力棒10根、冠生圆压缩饼干两块、母亲牌牛肉棒两根)
风险管理:
1、徒步穿越地区无通讯信号,竟可能备好卫星电话;
2、需每一名队员熟知具体行程,线路状况;
3、购买高额的专业保险;
4、将行程告知第三方,预定时间进行安全报备;
5、准备各种高原徒步易发的急救药品,
6、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气候干燥,要做好防晒保湿工作;
7、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需多备衣物,预防感冒;
8、对路况的不熟悉,必须结伴前行,预防迷失方向,每名队员必须配备指北针;
环保宣言: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成员介绍:
闹钟、二娃、梅西(详细资料稍后上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