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登山团队全体队员成都集结,补充采购登山所需物品和食品。联系并落实往返车辆及当地协作民工。
D2:成都—阿坝州的卧龙镇—邓生保护站(2730米)。
包车从成都出发,沿成灌高速和303省道,经都江堰和汶川抵达卧龙镇邓生保护站。行程约140公里,3个多小时车程。邓生保护区由野牛沟、巴朗山两部分组成。是成都到四姑娘山和丹巴的必经之路。这里远离尘世,谷深峡幽,风景绮丽。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斑澜的野花草原,是一处还未开发的的世外桃园。扎营、办理登山许可证并联系好当地的协作民工。
D3:邓生保护站—白水台子下方(3420米,可做ABC)—黑海子(4550米,BC)。
早晨7点拔营出发。因邓生保护站到黑海子BC道路崎岖难行,故大本营物资及其他公共物资均由协作民工背负,我们可以轻装前进。从邓生出发沿烧汤河谷南行,途中穿越茂密的丛林,经过古冰川积石和滚石坡,中等行进速度,大约中午11点左右可以到达白水台子下方。午餐休整后,翻越白水台子需要2个小时,大约下午5点左右可以到达白水台子上方即黑海子BC。建大本营,可留下二名协作民工守营(搞好关系,可以帮助炊事),其余协作民工撤离。
D4:黑海子BC。
前二天从邓生保护站到黑海子BC,海拔上升了近2000米,体力消耗较大,故需要在本营
休整二天进行适应性训练和熟悉登山路线。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大本营适应高度休整,学习冰雪活动的基本知识。内容:登山器械的基本操作、冰面基本行走技术、冰壁攀登技术、雪面基本行走技术、雪地的滑坠制动和上升、下降、保护技术等。二、线路侦察。黑海子BC(4550米)营地位于主峰东侧,可以望见主峰下积雪盆的边缘,但还看不到主峰,从这里可以看到有两条冰川由主峰下积雪盆地挂下,主要路线既是由右侧冰川的右边缘,冰岩交界处攀登。该路段将经过三个地形:被称为"保龄球道"的狭窄雪道;被称为"雪漏斗"的扇形雪崩槽;和一小段约呈70度的冰壁。全程高度升高约为450米,平均坡度40-45度,沿途可用冰锥、雪锥、岩锥设保护。当日上到营地左边山脊垭口,可见成都方向的地貌及1999年四川青年登山队攀登线路和大雪塘粒雪盆相关地貌。三、如果在未来的路线上有很厚的新雪,新雪很容易引起雪崩,所以需要观察并记录下雪崩和滚石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继续攀升时,应避开雪崩和滚石频发的时间段。
D5:黑海子BC。
修路。今天将向攀登路线末端运送8毫米线路绳200米、冰锥、岩锥若干。延右侧冰川左面向上修路100米,起始路段坡度30—55度,中间有一岩壁高6、7米,坡度80度左右。中午休整以后,下午继续向上再修100米,主要是冰上作业,坡度60—80度。今日需要早些休息,明天的进程将十分艰苦。
D6:黑海子BC—“保龄球道”—粒雪盆—建C1(5150米)。
今天的进程异常艰苦,凌晨4点起床,整装拔营出发。凌晨能见度很低,行进不会太快。天大亮时可以抵达“保龄球道”下的沟口,在这里稍事休息。所谓“保龄球道”就是一条狭窄的雪道,从这里向上的路线坡度大约50度,下面是200米的冲积扇,这段路只能单兵前进,不能结组。过了“保龄球道”是一道“雪坎”,是上面有一层浮雪但内层光滑的岩石,坡度也是将近50度,需要做保护通过。过雪坎后再翻过二个坡就到了冰川的边缘。 冰川坡度超过40度且表面有雪,可以选择走冰川右侧边缘与山体岩壁结合部的沟,这种路线稍缓且可以在岩壁上设置锚点结组通过。为防止岩壁上方的飞石落下,必须择时快速通过。翻上冰壁后,即可到达一处逐渐变缓的雪坡。雪坡近似圆形,微微向东南倾斜,直径一千米左右,除东面边缘两处冰川缺口外,四周均有明显的由高低不同山峰组成的边缘,好似一个装满白雪的巨大池塘。这个雪坡有10个篮球场大,洁白无暇,这就是粒雪盆,大雪塘由此而得名。粒雪盆右边的山体通过前方一条横向的山脊,一直连向左边的一个圆顶的山峰,这就是大雪塘海拔5364米的主峰。在这里建C1营地,海拔5150米。今天攀升高度600米,行进6小时。
D7:粒雪盆C1(5150米)—大雪塘5364米主峰—粒雪盆C1—黑海子BC(4550米)。
今天将冲顶大雪塘5364米主峰,然后迅速下撤到本营,是最艰苦的一天。
由于登顶路线较长,且以陡峭岩石为主,应准备充足的岩石攀登器材。主峰位于该雪盆西北边缘,但由于雪盆的北边缘为陡直、百米以上的岩壁,石质破碎,不易攀登。相对于山脊陡峭,起伏不定,距离长的北侧山脊,最佳的攀登路线应为横渡雪盆至西南边缘,沿西边缘山脊向北攀爬直至顶峰。早晨5点拔营出发,行进至粒雪盆西南边缘后,采取交替保护方式向上攀登。 翻上一个石脊,又沿着刃脊上到一个山尖上,从那里延伸出一条山脊通大雪塘主峰,此时应是下午1点左右。这段路岩石坡度大,还有一些雪覆盖,石头松动得厉害,不易设置锚点。2小时后接近顶峰,顶峰是一个雪檐,打开雪檐的一个缺口上去,即是大雪塘5364米主峰。顶峰面积很小,这里C1营地相差大约100米,攀升高度200米。登顶后展示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活动大旗,欢呼雀跃,拍照留念。下午3点左右开始下撤。大约1小时多可以车刀上顶峰的垭口,然后要是一段最危险的刃脊,需要修路结组通过,下午6点下降200米返到粒雪盆C1。然后绕过“保龄球道”继续采用结组保护的方式下撤,拆除沿途所有的岩锥和散扁带,晚9点左右可下撤到黑海子BC。当天攀升200米,下降1800米。行进16小时。
D8:黑海子BC—邓生保护站—成都。
早晨5点拔营出发,大本营物资及其他公共物资仍由守营的协作民工背负,清除所有本次活动所遗留的生活垃圾。大约下午4点可抵达邓生保护站与接我们返回的车辆会合,器材装备装车,晚8点可返回成都。
D9:成都—各地。
山峰总体评测
1、 大雪塘虽然海拔不高,但是属于技术型山峰,有一定的攀登难度。主峰坡度较大攀登需要大量的攀岩,高山气候多变。雪后,攀登路线附近会出现雪崩,部分地段则滚石频频,不易攀登。
2、 传统的沿北侧山脊的攀登路线,山脊陡峭,起伏不定,更有百米以上的岩壁,石质破碎且路线较长,不宜推荐。尤其粒雪盆以上的路线难度远远超出以往资料的描述。建议抵达粒雪盆后,横渡雪盆至西南边缘,沿西边缘山脊向北攀爬直至顶峰。
3、 由于唐代大诗人杜甫居成都草堂时眺望大雪塘,留下千古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使得大雪塘较其他山峰更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