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行程:
一提到五指山大家肯定首先会想到海南岛,其实兴隆五指山跟海南岛五指山类似,它也是革命老区。该地行政名称叫承德市兴隆县蘑菇峪乡解放村,而它原来的名称是蘑菇峪乡蘑菇峪村,解放后改名为解放乡解放村,大约直到90年代才改回为蘑菇峪乡。当时冀热辽根据地的多名重要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比如被叶剑英称为中国的夏伯阳的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包森在冀东****失利后就是带令一百来名伤病员从这里养伤并起家,然后打向关内的;而冀热辽军区司令李运昌更是在这里留下了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网上查到的相关资料:
五指山属燕山山系,是京北第一高峰雾灵山的余脉。境内山高林密,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勇敢,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早在1938年冀东大****以后,就开辟成游击区。到1941年8月,已成为游击根据地。在伪满洲国“西南国境”建起一个红色堡垒,竖起一面抗日红旗,它像一把尖刀,直插向敌人的心脏。五指山根据地的存在,使日伪军惊恐不安,他们制订了一套罪恶的“集家并村”计划,通过“大清乡”、“大检举”、“大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达到孤立抗日武装的罪恶目的。1943年在五指山周围,就驻有日军小队、混合讨伐大队、警察署等共计1万多人。并建有77个“人圈”,把大片山区、深山区划成了“无住地带”和“无住禁作地带。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领导兴隆以及整个冀东、冀热边地区人民群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主要人物,是李运昌将军。
兴隆是李运昌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的主要地区。1941年秋,李运昌亲自带领12、13团各两个营及地方干部共3000多人,大规模开辟热河南部地区,使雾灵山周围与冀东、平北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基本上连成了一片。1942年4月,李运昌率领冀东地委、专署、军分区领导机关转移到兴隆境内,五指山地区成为冀热边的抗日中心。